郡望:
代 郡:亦稱代國、代北,史書上泛指河西走廊地區,或河套地區。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始置代郡。秦朝時期先為代郡,后為代縣。漢朝初期為代國,后改回為代郡,治所在桑乾縣(今山西寧武),東漢時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陽高)。晉朝時期移郡治到代縣(今山西代縣),晉永嘉后期廢黜。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蔚縣西南一帶。北魏時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漠 北:亦稱大漠、漠郡,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從秦朝末年(公元前206年)起至清朝統稱其為“漠北”。漢朝時期所稱的漠北,主要指蒙古高原一帶,因其大部分位于長城以外的戈壁沙漠的北面,故稱漠北,比照現在的政區,主要分布在蒙古國(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貝加爾湖流域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在漢武帝執政時期(公元前140~88年),出于主動打擊匈奴的需要,漢人才第一次深入到陰山以北的大沙漠中。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權多建庭于漠北,這樣與南面的農居民族政權隔了一個大漠,有利于揚長避短。但像匈奴和突厥自身分裂後,南匈奴和東突厥都曾在一段時間內建庭于漠南地區,對漢族政權保持忠誠,然而其內心還是念念不忘重返漠北。
郵箱: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