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類宣傳革命的楹聯,在長征沿途有不少。如在貴州沿河縣白石溪王國和家門上貼有紅軍寫的楹聯:雙手創造新世界,眾心挽回舊山河,橫批是共產黨萬歲。而在這類楹聯中最著名的,當推軍旅詩人魏傳統等創作的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這副楹聯最早出現在川陜革命根據地。1933年10月,紅三十軍解放四川達縣后,軍政治部設在一家地主宅院內。紅軍便在宅院門樓兩旁的石柱上鏨刻了軍政治部秘書長魏傳統撰寫的這副名聯。在大門兩根方石柱的內側,還一邊刻著平分土地,一邊刻著階級斗爭,橫楣石刻為紅卅軍政治部。楹聯氣勢恢宏,形象生動,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宗旨,描繪了紅軍的英雄氣概。
后來,紅軍宣傳工作者在長征沿途曾多次書寫這副楹聯以及其他類似楹聯。例如,在四川興文縣,即有紅軍寫的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的楹聯,橫批是變!變!變!在云南的一家地主宅院的門柱上,貼有紅軍干部曾廣勝寫的主義遵馬列,政權歸工農的楹聯;在四川珙縣殷祿才水井坎的門上,貼有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隊秘書陳耀齋寫的楹聯:愿為游擊奔三省,誓作忠貞靖萬民。在廣西龍勝縣泗水鄉的巖壁上,有紅軍刻寫的繼續斗爭,再尋光明的巨幅楹聯式標語。
長征沿途,人民群眾亦喜愛用楹聯這種方式來稱道紅軍除暴安良的革命行動。1935年11月底,紅軍第六軍團第十六師長征到達湖南安化縣蘭田鎮。經調查,得知當地有個惡霸地主謝長庚,是當地挨戶團的團總兼偽保長。此人為非作歹,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殺害革命干部,群眾恨之入骨。紅軍根據群眾的舉報和要求,將謝長庚逮捕處決。消息傳開,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當地有個教書先生,聞之歡欣鼓舞,立即潑墨揮毫,寫了一副對聯:身為保長頭難保,名叫長庚命不長,橫批是大快人心。這副嵌名聯,把謝長庚的名字及其偽保長的職務都嵌入了對聯。該聯對仗工整,詼諧風趣,長了人民志氣,滅了反動派威風,贏得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和贊賞。
長征路上的楹聯,除少數為文化素養較高的紅軍干部所寫外,大多出自文化程度不高的紅軍宣傳人員之手,文字較粗淺,對仗亦欠工,但其內容的戰斗性、鼓動性卻很強。它密切結合當時實際,以簡短生動的語言,號召廣大人民參加革命斗爭,反抗黑暗勢力,抒發革命工作者和革命群眾的壯志豪情,實為一種融革命性、戰斗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文藝宣傳方式,在長征文化工作中彰顯出獨特的作用。
郵箱: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