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一法定假日是5月1日這一天。2022年五一勞動節放假5天,具體時間是4月30日至5月4日,但是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要上班。
只有5月1日當天是三倍工資。其余4天如果加班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日工資基數的2倍支付加班費。
加班費的支付標準:
(1)安排勞動者在正常工作日加班加點,應支付不低于勞動者本人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應支付給勞動者正常日工資200%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計算方法: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和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加班費按下列方式計算:
(1)工作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月薪天數21.75×8小時)×150%;
(2)休息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月薪天數21.75×8小時)×200%;
(3)法定節假日:小時加班工資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月薪天數21.75×8小時)×300%。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法定節假日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時,不排除國家規定的十一天法定節假日。因此,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工資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薪天數×8小時)
月薪天數=(365-104天)×12月=21.75天
公式說明:
其中21.75天為平均每月計薪天數。加班工資計算基數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來確定。
從民生保障的角度來看,有利于人們放松休閑、緩解工作壓力。我國這幾個“小長假”分別處在春季和秋季,相對分散并均勻分布的“小長假”能夠讓更多人有更多機會踏青遠足,或結伴郊游,從而豐富生活內容,緩解工作壓力。
從促進消費的角度看,有利于釋放內需潛力。目前消費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已經超過一半,而居民消費中,文化娛樂和旅游等消費又處于上升趨勢。通過分散假期能夠更好地促進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內的國內消費,對于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從保護環境的角度看,有利于緩解景區和目的地的接待壓力。相比集中放長假的方式而言,分散假期在一定程度上可均衡游客的時間分布,緩解集中出游所帶來的各種環境壓力和接待壓力。
郵箱: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