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漢語詞
                                                  • 漢語典q
                                                  當前位置 :
                                                  自私是不成熟的表現,成熟是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
                                                  更新時間:2023-05-31 02:10:08

                                                  顯得不自私、善解人意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次我們試圖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時,都以自己為出發點,經驗可以幫我們走得更遠,體會到別人的感受。

                                                  自私是不成熟的表現,成熟是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

                                                  成熟就是從自我中心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剛出生的嬰兒只是一個和這個世界沒有任何聯系的生命體,他分不清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外界,心中還不存在我這樣一個概念。當我們漸漸感受到他人和自己的不同時,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

                                                  社會學家喬治赫伯特米德曾說:當我們能夠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時,自我就出現了。當我們進而能夠修正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我們所知覺到的他人的期望時,就成了社會人。成熟就是這樣一個從自我中心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年齡越小越不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是因為人生來自私,而是因為幼兒的大腦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如果給一個三歲小孩兒講故事:梅梅和雷雷一起玩球。雷雷回家吃飯,先把球放在了門后面。在雷雷走的時候,梅梅把球裝進了沙發旁的綠盒子里。那么,雷雷回來會到哪找球呢?

                                                  作為一個六歲以上的人,你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到門后面找,因為雷雷不知道球被轉移了。但是三歲孩子會回答到綠盒子里找,因為他們體會不到人與人視角的不同,認為自己知道的別人也都知道。

                                                  自我透明感錯覺

                                                  不要以為自己比三歲小孩強多少,成年人也常常陷入一種錯覺,以為自己是透明的,別人應該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透明感錯覺。

                                                  你幾乎意識不到自己什么時候犯過這種錯誤,但你很可能經常抱怨: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你怎么這么笨,就是不明白呢!這時你很可能產生了自我透明感錯覺。

                                                  別人不會像你想的那樣理解你,不信試著在心里哼一段經典旋律(至少要保證聽者一定會),邊在心里哼邊用手敲擊,你覺得別人有多大可能猜出你哼的是什么歌?

                                                  心理學家伊麗莎白牛頓的研究發現,敲擊者平均認為猜對的概率可以達到50%,而實際上猜對的概率只有3%。

                                                  人們在敲擊節奏時心里不可避免地會哼唱出曲調,甚至會出現復雜的交響和合唱,而聽者獲得的信息僅僅是簡單、無規律的敲擊節奏。甚至對于敲擊者的一個停頓,聽者都很難分辨究竟是停,是拉長音,還是僅僅因為敲擊者忘了下面該怎么敲。但是敲擊者感受不到聽者的這些困難,以為自己能聽到的別人一定也能。

                                                  E-mail交流更容易產生誤會

                                                  面對面的交流尚且難以完全溝通,E-mail交流就更容易產生誤會??墒呛苌儆腥四芤庾R到這一點,以為自己的意思可以通過文字準確表達。在紐約大學斯滕管理學院賈斯汀克魯格的研究中,人們想當然地以為90%左右的情況下,其他人能夠看出他們郵件中的語氣是諷刺還是直敘,而實際上這個數字只有56%。

                                                  就像敲擊音樂一樣,我們通常很難意識到別人是看不到表情、聽不到語氣的,不過克魯格想辦法讓實驗參與者意識到了自己表達的不足。他讓參與者把同樣的話制成E-mail和錄音兩個版本,這時參與者客觀地正確估計出了別人對自己的理解程度,因為這時他們可以意識到E-mail表達的局限性。

                                                  就在閱讀這些文字時,你可以想象文盲看到這些字是怎樣的感覺嗎?有人把這種無法理解他人的現象叫做知識的詛咒。我們每多一點知識就會失去一分對沒有這個知識的人的理解。小孩子在與外界不停的互動中漸漸意識到了他人的存在,而這才只是個起點。真正的成熟不是能夠橫看成嶺側成峰,而是懂得遠近高低各不同。

                                                  簡筆畫專稿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不夠精彩?
                                                  簡筆畫(bibihua.com)匯總了漢語字典,新華字典,成語字典,組詞,詞語,在線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漢字典,在線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學生查詢學習資料的好幫手,是老師教學的好助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郵箱:  聯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簡筆畫 bibihua.com 版權所有 閩ICP備2021003084號-9
                                                  亚洲娱乐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