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漢語詞
                                                  • 漢語典q
                                                  當前位置 :
                                                  兵士雜于疲老,而未嘗申敕訓練,又不為之擇將,而久其疆埸之權。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更新時間:2023-05-19 18:15:03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朝代:宋    作者:王安石

                                                  臣前蒙陛下問及本朝所以享國百年,天下無事之故。

                                                  臣以淺陋,誤承圣問,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語不及悉,遂辭而退。

                                                  竊惟念圣問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無一言之獻,非近臣所以事君之義,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陳。

                                                  伏惟太祖躬上智獨見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偽,指揮付托必盡其材,變置施設必當其務。

                                                  故能駕馭將帥,訓齊士卒,外以捍夷狄,內以平中國。

                                                  于是除苛賦,止虐刑,廢強橫之藩鎮,誅貪殘之官吏,躬以簡儉為天下先。

                                                  其于出政發令之間,一以安利元元為事。

                                                  太宗承之以聰武,真宗守之以謙仁,以至仁宗、英宗,無有逸德。

                                                  此所以享國百年而天下無事也。

                                                  仁宗在位,歷年最久。

                                                  臣于時實備從官,施為本末,臣所親見。

                                                  嘗試為陛下陳其一二,而陛下詳擇其可,亦足以申鑒于方今。

                                                  伏惟仁宗之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寬仁恭儉,出于自然,而忠恕誠愨,終始如一。

                                                  未嘗妄興一役,未嘗妄殺一人;斷獄務在生之,而特惡吏之殘擾。

                                                  寧屈己棄財于夷狄,而終不忍加兵。

                                                  刑平而公,賞重而信。

                                                  納用諫官御史,公聽并觀,而不蔽于偏至之讒。

                                                  因任眾人耳目,拔舉疏遠,而隨之以相坐之法。

                                                  蓋監司之吏以至州縣,無敢暴虐殘酷,擅有調發以傷百姓。

                                                  自夏人順服,蠻夷遂無大變,邊人父子夫婦得免于兵死,之而中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嘗妄興一役,未嘗妄殺一人,斷獄務在生之,而特惡吏之殘擾,寧屈己棄財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

                                                  大臣貴戚、左右近習,莫敢強橫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閭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

                                                  募天下驍雄橫猾以為兵,幾至百萬,非有良將以御之,而謀變者輒??;聚天下財物,雖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鉤考,而斷盜者輒發;兇年饑歲,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輒得。

                                                  此賞重而信之效也。

                                                  大臣貴戚、左右近習,莫能大擅威福,廣私貨賂,一有奸慝,隨輒上聞;貪邪橫猾,雖間或見用,未嘗得久。

                                                  此納用諫官、御史,公聽并觀,而不蔽于偏至之讒之效也。

                                                  自縣令京官以至監司臺閣,升擢之任,雖不皆得人,然一時之所謂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見收舉者,此因任眾人之耳目,拔舉疏遠,而隨之以相坐之法之效也。

                                                  升遐之日,天下號慟,如喪考妣,此寬仁恭儉,出于自然,忠恕誠愨,終始如一之效也。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無親友群臣之議。

                                                  人君朝夕與處,不過宦官女子;出而視事,又不過有司之細故。

                                                  未嘗如古大有力之君,與學士大夫討論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

                                                  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勢,而精神之運有所不加,名實之間有所不察。

                                                  君子非不見貴,然小人亦得廁其間;正論非不見容,然邪說亦有時而用。

                                                  以詩賦記誦求天下之士,而無學校養成之法;以科名資歷敘朝廷之位,而無官司課試之方。

                                                  監司無檢察之人,守將非選擇之吏。

                                                  轉徙之亟既難于考績,而游談之眾因得以亂真。

                                                  交私養望者多得顯官,獨立營職者或見排沮。

                                                  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雖有能者在職,亦無以異于庸人。

                                                  農民壞于繇役,而未嘗特見救恤,又不為之設官,以修其水土之利。

                                                  兵士雜于疲老,而未嘗申敕訓練,又不為之擇將,而久其疆埸之權。

                                                  宿衛則聚卒伍無賴之人,而未有以變五代姑息羈縻之俗;宗室則無教訓選舉之實,而未有以合先王親疏隆殺之宜。

                                                  其于理財,大抵無法,故雖儉約而民不富,雖憂勤而國不強。

                                                  賴非夷狄昌熾之時,又無堯、湯水旱之變,故天下無事,過于百年。

                                                  雖曰人事,亦天助也。

                                                  蓋累圣相繼,仰畏天,俯畏人,寬仁恭儉,忠恕誠愨,此其所以獲天助也。

                                                  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質,承無窮之緒,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終,則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

                                                  臣不敢輒廢將明之義,而茍逃諱忌之誅。

                                                  伏惟陛下幸赦而留神,則天下之福也。

                                                  取進止。

                                                  簡筆畫專稿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不夠精彩?
                                                  簡筆畫(bibihua.com)匯總了漢語字典,新華字典,成語字典,組詞,詞語,在線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漢字典,在線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學生查詢學習資料的好幫手,是老師教學的好助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郵箱:  聯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簡筆畫 bibihua.com 版權所有 閩ICP備2021003084號-9
                                                  亚洲娱乐无码